期市投资参考2018年02月12日
发布时间:2018-02-12 10:30:14 | 点击:3747期市投资参考2018年02月12日
宏观
◆1、发改委发布境外投资敏感行业目录(2018年版),需要限制企业境外投资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酒店、影城、体育俱乐部等。
◆2、央行连续第十三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上周日无逆回购到期。Shibor多数上涨,隔夜Shibor涨1.9bp报2.6080%。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无逆回购到期,2月15日有2435亿MLF到期,将顺延至2月22日。央行称,近期除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4500亿元外,CRA累计释放临时流动性近2万亿元。
◆3、发改委:将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加强政府资金与金融资本合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发改委: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北京、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引领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5、发改委:继续下大力气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电信资费,督促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落实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等降费措施。
◆6、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下一步将加快建立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让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7、外管局:2018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将继续深化改革,简化管理,探索促进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稳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
◆8、海通姜超:猪价、油价不会对今年国内通胀构成较大威胁,预计今年CPI同比前高后低,中枢相比去年有所抬升,但仍将处于温和区间,PPI同比则趋势性向下。目前风险偏好大降,通胀预期降温,而国内高利率与高债务的矛盾不可调和,债市拐点有望提前。
◆9、瑞银投资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2018年周期性行业或面临调整风险;看好国企改革板块,国企改革在今年还会继续加速;去杠杆大环境下,债券市场预计波动较大、只有阶段性机会;今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或在6.2附近。
◆10、经济参考报头版刊文称,有序去杠杆是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关键。过去一年多来,我国金融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同业资产负债规模首次出现收缩,金融机构主动“缩表”意愿增强,金融去杠杆有序进行。随着金融去杠杆继续向纵深推进,未来去杠杆的难度和复杂性将会上升,需要注重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创造有序去杠杆的适宜舆情环境。
◆11、上海证券报:各部委在积极筹划出台相关政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商务部推进的政策重点在农村电商、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发改委则瞄准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国海证券研报预期农业节水灌溉等项目有望加速上马,从而带动相关公司业务放量。
金属
◆1、上周五,COMEX黄金期货收跌0.07%,报1318.1美元/盎司,周跌1.44%,连跌两周。COMEX白银期货收跌0.25%,报16.30美元/盎司,周跌2.45%。主要受累于美元走强,以及担忧全球利率上升。
◆2、上周五,伦敦基本金属多数下跌,LME期锌收跌1.18%,报3381.5美元/吨;LME期锡收跌1.54%,报21050美元/吨;LME期铜收跌1.59%,报6750美元/吨;LME期铅收涨0.4%,报2538美元/吨;LME期镍收跌1.67%,报12960美元/吨;LME期铝收跌2.21%,报2121.5美元/吨。
煤焦钢矿
◆1、上周五,国内商品期货夜盘黑色系普跌。铁矿石收跌1.23%。焦炭、焦煤、动力煤分别收跌1.48%、0.95%、0.92%。
◆2、2月9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76.55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30美元/吨,跌幅1.67%,结束五连涨。
◆3、我的钢铁”报告显示,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49.99点,一周上涨0.39%。虽然钢价整体表现为稳中趋涨,但钢市里成交已十分清淡。分析认为,年前现货钢价已不会再有大的波动。
◆4、发改委:根据调度数据,1月,山西、陕西煤炭产量同比增长分别超过30%和50%,内蒙古煤炭主产区鄂尔多斯煤炭销售同比增长20%以上;1月,铁路煤炭日均装车同比增长10%以上,其中,电煤增长近20%。
◆5、河北省组织完成3批次70处煤矿、1458.1万吨煤炭产能的置换指标交易,筹集资金26.2亿元,为企业妥善安置分流职工、有效缓解债务风险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河北省煤炭去产能已由政府“强制推”转变为企业“主动退”,实现了优胜劣汰。
能源化工
◆1、上周五,WTI原油期货收跌2.1美元,跌幅为3.43%,报59.05美元/桶,连跌六日,周跌9.78%,创两年来最大单周跌幅。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2.1美元,跌幅为3.24%,报62.71美元/桶,周跌8.56%。投资者对原油供应增加的忧虑重现。
◆2、由于亚太地区还没有权威的原油基准价格,亚洲地区的溢价使我国进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约20亿美元。此次原油期货上市将有望改变这一现象。有媒体评论称,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后,中国将能够减少在原油贸易中对美元的依赖,降低与美元相关的汇率风险。
◆3、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透露,1月,中俄原油管道进口俄罗斯原油共计24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6%,作为中国四大国际能源通道之一,其单月输油量首次破200万吨。
◆4、油服贝克休斯:美国至2月9日当周石油钻井增加26台,至791台,连增三周,并创逾一年最大单周增幅;美国至2月9日当周天然气钻井增加3台,至184台;至2月9日当周总钻井增加29台,至975台。
农产品
◆1、上周五,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农产品收跌。豆油、菜油、棕榈油分别收跌0.25%、0.57%、0.23%。
◆2、上周五,洲际交易所(ICE)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集体上涨。原糖期货收涨0.81%,报13.69美分/磅。棉花期货收涨0.18%,报77.7美分/磅。
◆3、上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集体下跌。大豆期货收跌0.4%,报9.8375美元/蒲式耳;玉米期货收跌1.03%,报3.62美元/蒲式耳;小麦期货收跌1.53%,报4.4925美元/蒲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