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投资参考(2017-10-30)
发布时间:2017-10-30 10:02:04 | 点击:3732宏观
◆1、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彭森:外商投资法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日程,将不再把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作为规范对象;外资企业的投资形式进一步放开,放大到并购、收购;外商投资法将对外资企业的保护作出明确规范,特别是知识产权、出资、利润收益的自由汇出这方面的权利,并将建立正式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2、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这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新的增长点和重点,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3、方正宏观任泽平:新周期正从做多价格上涨到做多利润持续时间超预期;看多股市结构性牛市周期消费金融轮动,股市逻辑的关键是产能出清加快;债市短期以配置为主,债市逻辑的关键是需求波动、货币松紧和监管进程;商品有短期调整压力,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4、海通宏观姜超:导致“不平衡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地产泡沫,而导致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超发,而这又与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密切相关;从长远来看,资本市场是唯一可以取代房地产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无论是追求平衡还是充分的发展,都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5、经济参考报:今年以来,增值税简并税率、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陆续落地,减税效应不断加码。据悉,减税红包已惠及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降低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多重效应开始显现。
◆6、经济参考报头版刊文称,“双支柱调控框架”是未来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需要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好金融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既防范金融风险,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7、中国证券报: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换发展动力和方式等成为重点工作。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攻关期,需要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8、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头版评论称,新时代金融业要有新作为,首先要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全力以赴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其次,必须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其三,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金融业开放。最后,要坚决防范和化解新形势下的金融风险。
金属
◆1、上周五,COMEX黄金期货收涨0.39%,报1274.6美元/盎司,周跌0.46%。COMEX白银期货收涨0.35%,报16.87美元/盎司,周跌1.22%。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催生黄金避险需求。因美元汇率上涨,金价七周以来第六次走低。
◆2、上周五,伦敦基本金属集体下跌。LME期铜收跌2.23%,报6843.5美元/吨,创半个月以来新低。LME期铝收跌0.23%,报2185美元/吨。LME期锌收跌1.44%,报3172.5美元/吨。LME期铅收跌1.96%,报2432美元/吨。LME期镍收跌1.53%,报11585美元/吨。LME期锡收跌0.85%,报19755美元/吨。
◆3、中国经济网:政策的加速落地促进供给侧改革步伐的提升,电解铝行业去产能步入实质阶段。中国宏桥2017年中期业绩显示,收入攀升至462亿元,同比增加82.1%。有机构认为,在目前中国4000-4200万吨合规总指标的背景下,行业供需结构将发生根本逆转,电解铝将从常态过剩转归常态不足。
煤焦钢矿
◆1、上周五,国内商品期货夜盘黑色系收跌。铁矿石收跌2.28%;焦煤、焦炭分别收涨0.95%、0.69%,动力煤收跌0.22%。
◆2、10月27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59.10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20美元/吨,跌幅5.14%,连续三日下跌。
◆3、新华社:由于需求端表现偏弱,钢铁市场成交整体并不理想,国内现货钢价延续跌势。进口铁矿石市场震荡波动,库存水平在攀升。相关机构分析认为,11月份北方采暖季限产将进入全面“落地”期,钢价将持续在供应端利好及需求端利空的影响下反复震荡,呈现区间偏弱震荡走势。
◆4、经济参考报:有机构认为,从当前钢市交投情况看来低价资源仍是主流,而目前资源仍多在中间商手中,流向终端的速度依然缓慢,因此对于钢贸商而言,操作将会以按需采购,逢低补库为主,前期囤货、抢货的现象难现,价格大幅拉涨的动力不足。后期市场利弊皆存,国内型钢价格或以窄幅震荡运行为主。
能源化工
◆1、上周五,WTI原油期货收涨1.55美元,涨幅为2.94%,报54.19美元/桶,创八个月来收盘新高,周涨4.53%。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1.17美元,涨幅为1.98%,报60.21美元/桶,两年多以来首次收于60美元上方,周涨4.57%。延长减产协议的预期盖过美元反弹影响。
◆2、美国石油钻井数四周来首次录得增加。贝克休斯:美国10月27日当周石油钻井数737,前值736。美国10月27日当周天然气钻井数172,前值177。美国10月27日当周总钻井数909,前值913。
◆3、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勒曼重申,该国愿意支持延长全球石油减产协议。
◆4、腾讯:中国石油集团与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在京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炼化及后勤支持等多方面,双方同时成立中莫石油工程公司。此举标志着中石油与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进入全面合作阶段。
农产品
◆1、上周五,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农产品收跌。菜粕、豆粕分别收跌0.41%、0.39%。
◆2、上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大豆期货收涨0.48%,报9.8725美元/蒲式耳。玉米期货收跌0.64%,报3.4825美元/蒲式耳;小麦期货收跌1.1%,报4.27美元/蒲式耳。
◆3、上周五,洲际交易所(ICE)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集体上涨。原糖期货收涨3.12%,报14.55美分/磅。棉花期货收涨0.04%,报68.22美分/磅。
◆4、央广网: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预计全年进口量可能突破9000万吨,是国内产量的近六倍,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国产大豆的市场空间。
◆5、央广网:据农业部监测,今年5月,鸡蛋价格跌至每公斤4.98元,为十年来新低,5月至9月,快速反弹至每公斤9.15元,4个月累计上涨83.9%。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预计,四季度消费需求减弱,蛋价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提醒广大养殖户主动防范市场风险。
◆6、经济观察网:发改委首次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即每市斤1.15元),比今年下调3元。这次调整传递了两个信号,一是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保持不变,二是收购价格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