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投期货 金融及衍生品交易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软件下载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津投视点

JINTOU POINT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津投视点

期市投资参考(2017-8-14)

发布时间:2017-08-14 10:01:13 | 点击:3788
宏观
◆1、国家统计局将于10时公布7月工业生产、投资、消费等数据。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预计,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投资增长动力不足会导致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
◆2、经济观察报:根据中央安排,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八路督察组已纷纷组建集结完毕,陆续将于8月15日之前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的进驻工作。这一批督察组完成对八省(区)进驻后,意味着中央环保督察在两年之内实现了对全国31省(区、市)督察全覆盖的既定目标。
◆3、新华社点评上周财经大势称,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攀升,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平稳,市场预期稳中向好。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将延续当前张弛有度的态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艰巨。
◆4、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8月14日签署行政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决定是否展开对所谓“中国贸易行为”的调查。
◆5、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证实,其与央行的聘任制合同确已到期,目前处于过渡期,继续在央行完成若干工作;计划数月后加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主持一些政策研究。马骏表示,目前中国只有20%多的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未来将建立强制性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6、海通宏观姜超:短期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分歧仍大,虽然上半年经济企稳超预期,但随着后续7、8月经济数据公布,基本面预期或再次变化,对长端有支撑,短期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偏紧。年内猪价大涨的概率非常低,而且根据测算,单纯的猪价难以推动CPI大幅走高,年内通胀并不会成为太大的忧虑。
◆7、经济参考报:据了解,在“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企改革的导向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国资基金战队加速扩容,投资动作频频,重点支持国企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去产能、兼并重组、混改等,总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元。
◆8、新华社发表评论称,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千年大计”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自7月6日开展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在雄安新区地界上共破获及查处污染环境案件79起,抓获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嫌疑人102人。这体现了当地落实中央决策铁腕治污的决心。
◆9、中国证券报:专家认为,地方国企改革成效不仅是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之一。在稳增长、降杠杆的大背景下,下半年地方国企改革将加速落地,重组、混改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
◆10、证券日报:国企国资改革研究人士刘兴国表示,下半年国企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还将面临两个难点,一是公司制改制过程还需加快剥离社会职能,二是为顺利实施混改,需要对国资进行分类重组,而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仍有一定难度。
◆11、中国证券报: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超乎市场预期。业内人士认为,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经济政策推动下的供给收缩,以及全球总需求的持续回暖。今年下半年由政策调控带来的需求变化将会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受到考验。
金属
◆1、上周五,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3.90美元,涨幅0.3%,报1294.00美元/盎司,周涨2.3%。美国通胀数据逊于预期,降低了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黄金期货续涨至九周高点。
◆2、上周五,伦敦基本金属多数下跌。LME期镍收跌3.0%,报10660美元/吨,脱离上周四所创四个月高位,最近一个月一度涨约25%。LME期锌收跌1.4%,报2896.50美元/吨,但周涨3%、创6月后期以来最大单周涨幅。LME期铅收跌1.7%,报2327美元/吨。LME期铝收涨0.3%,报2042美元/吨,周涨约7%、创2012年9月份以来最大单周涨幅。LME期铜收跌0.2%,报6411美元/吨。LME期锡收跌0.1%,报20305美元/吨。
◆3、全球最大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 Gold Trust黄金持仓量截至上周五为786.87吨,较前一交易日持平,当周累计减少0.03%。
煤焦钢矿
◆1、上周五,国内商品期货夜盘黑色系普跌。铁矿石收跌2.54%。焦煤、焦炭、动力煤分别收跌1.75%、0.87%、0.36%。
◆2、新华社:内蒙古发改委消息,7月内蒙古动力煤坑口结算价格小幅上涨,电煤购进价格明显下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进入8月后,高温天气会逐渐减少,煤炭需求量将随之下降,紧张的煤电矛盾会得到有效缓解,持续走高的煤炭价格或将迎来拐点,开始平稳回落。
◆3、新华社发文称,国内钢价近期大幅上涨,涨势较此前明显放大。业界认为其中包含一些非理性因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表示应维护行业平稳运行,其后钢价渐有趋稳迹象。
◆4、中国证券报:在黑色系持续升温的背后,是期货较现货仍处于“贴水”状态。业内人士表示,期货市场仍在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价格暴涨是对非市场手段干预的直接反应,月度合约“贴水”意味着市场对多头的“抗拒”,以及对短期大宗商品上涨预期的纠偏。相信市场终究是理性的,在上周大宗商品显著下跌之后,要进一步防范其大幅调整带来的投资风险。
◆5、上海证券报:近期活跃的大宗商品再次引起监管出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8月11日发文,直指部分机构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去产能等相关政策。上海期货交易所也于11日连发三道通知,对螺纹钢品种实施交易限额等。受此影响,黑色系商品应声下跌。受访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内黑色系商品顺势降温,但从长期看,市场趋势性转空拐点未至。
◆6、证券日报:发改委等16部委联合印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涉及停建和缓建的项目共计94个,煤电停缓建项目中,包含神华、中煤两家央企以及山西省七大煤炭企业。
◆7、8月11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75.05美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45美元/吨,跌幅1.90%。
能源化工
◆1、上周五,WTI 9月原油期货收涨0.23美元,涨幅0.47%,报48.82美元/桶;ICE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收涨0.20美元,涨幅0.39%,报52.10美元/桶。上周WTI原油期货跌1.5%,布伦特原油期货跌0.6%。
◆2、美国能源信息局预计,到2020年前后,美国将拥有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仅排在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之后。未来三年内将有五个新项目投入使用,美国液化天然气加工能力将由去年的14亿立方英尺提升到2019年底的95亿立方英尺。
◆3、华夏时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进行了原油期货业务规则发布等一系列工作,并已完成四次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这标志着仿真交易也进入收尾阶段,原油期货上市时间窗口已打开。市场推测,能源中心有望在十九大前择机推出原油期货。
农产品
◆1、上周五,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农产品普跌。菜油、豆油、棕榈油分别收跌0.4%、0.32%、0.15%。菜粕、豆粕分别收跌1.45%、1.26%。
◆2、上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上涨。玉米期货收涨1.08%,报3.75美元/蒲式耳;小麦期货收跌0.53%,报4.6625美元/蒲式耳;大豆期货收涨0.58%,报9.4575美元/蒲式耳。
◆3、上周五,洲际交易所(ICE)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集体上涨。棉花期货收涨0.07%,报68.16美分/磅。原糖期货收涨0.91%,报13.36美分/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