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投期货 金融及衍生品交易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软件下载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津投视点

JINTOU POINT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津投视点

《神州头条》内地财经报章头版摘要:中国联通再度澄清战

发布时间:2017-07-24 09:14:54 | 点击:3878
《经济通通讯社24日专讯》内地主要财经报章头版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纠正错配 国企突围高杠杆
============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重申稳妥推进去杠杆,并将国有企业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专家认
为,经济去杠杆的核心是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在「稳」中纠正杠杆错配,逐步达成由局部到总
体的去杠杆目标。破解国有企业高杠杆困境,逼切需要从效率改进入手,优化企业债务资金配置
,果断打破刚性兑付,坚决关闭「僵尸企业」,缓释杠杆率风险。
 
多管齐下 构筑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
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国证券报认
为,在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入、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投资者规模越发庞大的形势下,投资者
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应从监管保护、法律保护、市场保护和自律保护等方面著手,
多管齐下,构筑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地方国企混改现三大趋势 竞争类国企让渡控股权成亮点
=========================
近期,地方国企改革落地呈加速之势,上海、深圳国改概念股持续活跃。截至7月21日,共有
62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其中38家为地方国企,北京、天津、深圳、山
西、云南等地国企停牌数量较多。业内人士指出,整体来看,未来国企混改呈三大趋势:国资不
追求绝对控股、重视与新进合作伙伴的战略协同、加大核心员工持股比例。
 
 
《上海证券报》
 
从中国经济半年报看增长新动能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网络消费同比增长33.4%,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
1.56万户……中国经济半年报中披露的一组组亮眼数据积聚在一起,向人们昭示著一个正在
发生的事实:中国经济正在迸发出增长新动能。今年密集调研了多家企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王忠宏发现了一个现象:尽管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他调研的企业每年保持著20%
至30%的业绩增长。
 
钢铁行业迎来变局 期货工具保驾护航
=================
马鞍山因钢设市。7月18日,记者跟随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调研团进入马鞍山
市区时已是晚上10点多,浓浓夜色中,道路两旁高耸的烟囱隐约可见。忽然车子在一个铁道口
停了下来,只见一列载著暗红色钢坯的火车缓缓驶过,原来我们正路过马钢厂区,那是闻名世界
的马钢大H型钢生产线所需的大异型坯,每天运送2500吨-3000吨。「近期订单饱满,
马钢工人正奋战高温,开足马力生产,确保国内重点工程订单和出口订单的按时交付。」马钢股
份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保监会:保险业协会要强化自身建设
================
在近日召开的2017全国保险行业协会座谈会上,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肯定了保险行业协会的作
用,分析了当前协会面临的形势,并给协会圈定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梁涛表示,保险行业协会
要强化自身建设,严格内部管理。同时,明确发展定位,坚持市场化方向,有效发挥职能作用,
凸显在保险业中的独特价值,筑牢自我生存发展的根基。
 
 
《证券时报》
 
半年报预告逾2100家480家预增翻倍
===================
截至7月23日,超过210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7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1220家预
增、324家预降、138家预盈、182家预亏,其余同比减亏或基本持平。统计显示,上半
年利润预增翻倍的公司有480家,预计中期业绩增长率最高的公司是坚瑞沃能。坚瑞沃能预计
上半年盈利5.47亿元至5.52亿元。
 
重组底牌待揭晓 中国联通再度澄清战投名单
====================
中国联通(沪:600050)7月23日晚间正式发布公告予以澄清。公司战略重组的底牌至
今仍未揭晓。公告称,公司既不知悉该等媒体报道的信息来源,也并未与任何潜在投资者签署过
具有约束力的框架协议、认购协议等法律文件。有媒体报道,百度、京东等国内大型科技公司,
将向中国联通联合投资120亿美元。百度和京东将分别向中国联通A股投资100亿元和50
亿元。
 
外资入股中资行松绑 港资银行火速起草投资方案
======================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也可以发起或者战略入股中资银行了。该政策刚一出台,已有外资
银行火速起草投资方案。一位港资银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其所在银行已经著手进行政策
研究,并就投资入股中资银行制定可行性方案。此前,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
均通过境外母行进行。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外资行股东近年陆续撤出对中资银行的投资,减持
对象也从最初的国有大行,扩大至股份行,现已波及中小银行。(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