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投期货 金融及衍生品交易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软件下载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财经新闻 > 文章

监管趋严 私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发布时间:2015-12-27 23:42:21 | 点击:5197

  部分私募已调整官网、官微等宣传内容

  “总体来说监管大大收紧了,不管是新出台的私募募集征求意见稿,还是11月份的私募信息披露规定,都表明监管在趋向严格。”一位私募人士如此评价11月至今的“监管风暴”。他表示,自去年2月7日起施行《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以来,监管层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并非如公募基金般严格,监管方面也只有《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试行)》等法规,而11月以来监管层从内部控制到信息披露、从合同指引到募集等都对私募法规进行了征求意见,“表明私募行业也将像公募基金一样,真正纳入法规之下”。

  近日,期货日报记者在对部分私募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征求意见稿,不同声音较多。即使这样,不少私募也已经开始为将来的“正式法规”做准备:与同行交流、请律师解读新规、纠正宣传上的漏洞、做好成本提升的思想准备……

  私募接下来有很多工作要做

  11月份至今,监管层针对私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如11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11月26日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入12月份,又相继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征求意见稿)》、《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募集办法》)。

  对于监管层的连续“出击”,私募人士将其解读为迅速发展后的“管制”。

  自去年阳光化以来,低门槛加上行情配合,私募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规模上都呈现较大增长,尤其是今年。中基协上周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基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705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2217只,认缴规模4.79万亿元,实缴规模3.82万亿元,其中17371只是2014年8月21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实施后新设立基金,认缴规模3.13万亿元,实缴规模2.50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共有43.09万人。按管理的正在运行的基金总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3257家,管理规模在20亿至50亿元的273家,管理规模在50亿至100亿元的90家,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有85家。

  行业快速增长的背后,问题也开始出现。“私募在推介产品时出现了一些乱象,比如承诺预期收益,私募往往会拿着过往业绩给客户预期。”一位私募人士说,“再比如,销售人员为了推销产品,在向投资者推介时可能会夸大收益,投资者买产品后出现问题找代销人员,代销人员则将责任推向私募,而此时私募或已经跑路,投资者欲哭无泪。”事实上,今年11月份,出现了一些股权私募失联的现象,“这加大了监管层对私募进行规范的决心”。

  据了解,一系列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不少私募人士用“严格”来形容。

  “比较出乎意料,感觉征求意见稿挺严格的,过去私募没有一个明文的法律规定,今后在新规下,私募包括内控、架构、人手等方面都要搭建。”上海众壹资产总经理朱力聪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众多新规中,《募集办法》对私募影响最大,“其中提到了很多工作,包括宣传推介、合格投资人认定、资料管理等都有很多要求,私募需要一条条去完善,以符合监管要求。”朱力聪表示,私募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深圳盛世资产合伙人兼市场总监刘晓俊对记者表示,公司正在找律师解读新规,“先将新规列出来,看看公司有哪些地方与其不相符,能改就改,不确定的地方就等待具体政策落实”。据了解,对于这些新规,不少私募机构都在连夜认真学习。

  一些私募官网或官微已变样

  据记者了解,在连夜学习募集办法的同时,一些私募也已经采取措施回应新规,比如对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号进行调整。

  《募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私募机构应向特定对象推介私募基金,未经特定对象调查程序,不得向任何人推介私募基金。第十七条则细化了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包括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采取问卷调查、在线调查等方式履行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投资者签字承诺其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

  实际上,一些私募早已行动。记者打开富善投资、重阳投资等私募官网发现,如果想要浏览这些公司的产品、业绩、申购情况,页面会自动跳出“重要提示”,提醒投资者确认自己是一名“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后,方可浏览产品。

  除了官网,记者了解到,沪上一家大型私募针对投资者设计的微信系统也将于月底上线。“在我们网站或官微注册后,我们将对投资者做风险测试,以及合格投资者承诺书。只有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才能进入网站浏览各产品。”该公司市场总监告诉记者,公司还建立了客户数据管理库,客户在官微或官网登陆后,需经过风险测试、合格投资者提示和相关承诺,之后才能浏览产品推介信息。

  “客户关注官微之前,私募需要做投资者鉴定,比如投资者进入之前回答一些问题,合格后才能关注。”朱力聪说。不过,对于个人微信朋友圈能否发产品业绩和募集信息等,不少私募人士表示不清楚,还要等政策落地。

  募、管分开 私募未来更专注于投资

  《募集办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基协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机构,在证监会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成为中基协会员的机构,才可从事私募基金募集活动,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动。

  在一些私募人士眼中,如此一来,私募就很难通过第三方销售机构,只能通过券商、银行等具备基金销售资格的机构销售产品了。“这将削弱私募基金的销售能力。”一位私募人士说。

  不过也有私募人士认为,此举将推动基金销售行业的优胜劣汰,有助于私募销售机构行为更健康、规范,公开宣传、虚假宣传、承诺收益等违规现象也将被全面禁止。

  “我感觉最大的不同,是新规将把私募产品推介与投资区别开来。私募销售基金要具备很多条件,未来私募自己卖产品这条路可能会比较严格,更多要借助银行、保险、券商等渠道。”朱力聪表示,私募要想获得基金销售资格比较困难,“这一资格需要得到证监会审批,办理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对公司财力、人力、设备等均有一定要求,且申请流程耗时较长,没那么容易获得”。

  朱力聪认为,在这种限制下,私募完全可以将市场推介、产品募集、销售等外包给销售机构,自己则专心做资产管理人。“这些新规出来之前,私募的投资行为和管理行为是混淆在一起的,私募可以用自己的通道发产品,事实上不少私募都在这样做,但未来私募不一定会选择自己的通道发产品,因为现在募集要具备相关资格,否则会触及红线。”朱力聪表示,国内与国外的私募行业发展类似,《募集办法》对私募管理人的职责、合格投资人的认定、投资人真实意愿确认、回访等文件保存都有要求,如果走自己的通道,私募要做的事情很多。“现在私募只需要把这些交给符合资格的券商、银行去做,私募只需做好投资就行。”

  一些私募人士对此表示赞同,他们认为,私募的募集和管理权责不清易引发道德风险,可能导致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错配。“厘清募、管权责,有利于实现私募基金管理人、募集机构、投资人的三方共赢。”沪上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表示。

  私募做好明年成本提升的准备

  伴随一系列即将要做的工作,不少私募表示已做好明年成本提升的准备。

  “很多东西是要外包出去的,而且外包机构都是一些大的机构,不像以前的小机构。现在一些小私募还可以借助大私募的通道发产品,但做通道其实赚不了多少钱,而且作为通道,投入的成本更多,还要承担很多管理人职责,未来大私募也不屑于再做通道了。”朱力聪说,未来我国私募会更像美国私募行业——私募产品的推介、募集、合同拟定、IT等都由一些私募服务公司来做,这一市场肯定也会培育起来,而私募只要做好投资和研究就行了,私募将朝着专业化、分工化、合规化方向发展。

  一家私募市场总监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对于小私募来说,未来面临的成本更高,销售竞争也将更激烈。“现在需要私募主动跟券商等机构打交道,对私募的销售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否则进入不了券商白名单。”该人士表示,券商背景的私募机构,与券商合作起来比较方便,而那些没有这一背景的私募就要主动与券商建立联系。“尤其是小私募,以前还可以通过小的三方销售机构帮忙找些客户,现在必须通过大的机构销售,排队等待认可是少不了的。”

  此外,还有私募人士表示,今年股市的大振荡使券商等机构对产品的要求也愈发严格,这也加大了私募产品销售的困难。

  不过,不少私募人士也认为,从行业角度来说,对私募进行规范并不是件坏事。“私募基金经过两年的野蛮发展,肯定要逐步规范起来,那些浑水摸鱼的私募将被行业淘汰掉。这对私募自身也是好事,可以专注于自己能把控的事情,把其他事情外包给有能力的机构来做。”业内一位基金研究员如是说。

(责任编辑:郝运 HN064)
津投期货 期货聚宝盆 津投期货 互联网云开户
联系我们
全国客服热线 400-692-6868

公司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59号国际经济贸易中心A座901、905-910
公司网址:www.jtqh.com
夜盘应急报单电话:022-58778345
夜盘应急技术指导:022-58778336
邮政编码:300203
电子邮箱:jtqh#jtqh.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