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属性拉动胶价 需求暂有好转
发布时间:2015-12-23 10:38:46 | 点击:5196一、经济工作会议再提供应侧改革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从以上表述不难看出,中央政府已将“供应侧改革”提高到了更新的高度。会议认为改革在战术上的关键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去产能的主要方式是破产清算和兼并重组;去库存主要是指房地产库存高企的问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的方式解决;去杠杆和降成本则是为企业融资成本和税费水平降低指明道路;补短板强调的是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
对大宗商品而言,国内可完全或大部分自主供应的商品,价格将受到支撑,而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商品则供应端影响不大。对橡胶品种而言,与中国供应侧改革密切相关的行业是其下游轮胎业。
由于2009年中国汽车业的黄金期到来,轮胎需求急速增加,新产能、新生产线一度呈喷涌之势,但新产能投产的过度集中,使得轮胎业与汽车业的增长速度出现失衡。今年以来,轮胎行业开工率长期保持在六七成的水平,产能利用率非常不足,而库存水平也在不断攀升。截止至12月18日当周,国内全钢胎和半钢胎生产线的平均开工率仅为58.97%和65.01%,环比和同比均有回落。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9月份轮胎制造业产成品库存价值304亿元,环比下降1.63%,同比增长12.12%,增幅较前一月小幅回落。但是考虑到轮胎价格下滑对货值的冲抵作用,轮胎企业库存量的增幅应当更大。从绝对值来看,轮胎企业库存水平正处于历史性高位,说明轮胎销售难度增加。由此看来,若明年供应侧改革在轮胎业推进,则橡胶的有效需求或将进一步降低,利空价格。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明年经济改革目标的明确提出,提振了资本市场整体的乐观情绪,橡胶也在看多氛围中获得了反弹的契机。
二、汇率波动影响人民币胶定价
笔者三季度曾撰文分析了东南亚产胶国因货币贬值支撑了橡胶出口贸易,所以即使国际美金报价创出新低,但实际产出不降反升。而11月份,中国也出现了年内的第二轮贬值趋势,抬高橡胶进口成本,以人民币计价的橡胶价格同样获得支撑,成为干扰沪胶价格继续走跌的短期因素。
以泰国烟片胶的港口到岸价为例,将美元计价的价格,转换为按照实时汇率计算的人民币计价的橡胶,并对两组价格进行指数化处理。如下图所示,美元-橡胶指数与人民币-橡胶指数的2015年初数值均为1,而截止至12月22日,两者已经显著偏离,后者高于前者约6%,说明货币贬值冲抵了一部分橡胶价格下跌的幅度。因此,汇率因素是支撑胶价止跌反弹的重要短期因素。但是从官方表态来看,人民币贬值不应是快速波动的,而很可能是台阶式行进,币值因素对胶价的影响将在汇率阶段性走稳后消失。
三、供应高峰未过,又迎泰国库存释放
时值年末,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云南割胶期已结束,海南割胶工作也进入倒计时,但靠近赤道的东南亚产区仍处于割胶高峰期,且减产力度不及预期,供应量继续增加。从季节性角度来说,当前的供应压力是年内最大的一个阶段。橡胶生产国组织数据显示,其成员国前11个月天胶产量同比仅下降0.2% 。
一方面新胶供应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前期的巨量库存也将流向国内市场。12月3日,中泰两国政府代表签署了《中泰政府间铁路合作框架文件》,同时也签订了20万吨天然橡胶采购协议。而就在前一天,泰国副总理表示,因中国未能履行一揽子合作项目中的相关橡胶协议,泰国将搁置这一文件的签署。出现这一插曲的前因是2014年底的泰国橡胶收储。当时为稳定胶价,从当年12月至今年3月计划收储40万吨橡胶,并与中国就“农产品(000061,股吧)换高铁”达成一致,解决了这些橡胶的销路问题。但是实际上中国相关企业,截止12月初并未对这批货物进行采购,数十万吨橡胶的储备成本让泰国政府不堪重负,也引发了上述波折。由于中泰高铁项目,是中国建设链接南亚、东南亚铁路网的重要一环,过去十年从他信政府开始,中泰两国就不断进行高铁合作的尝试,但一直受挫于当地的政局动荡。而与这一界泰国政府的项目磋商已经箭在弦上,预计12月即将动工,因此橡胶的问题最终妥协于中国全球战略大局,泰国储备橡胶仍将流入国内,对短期供应端是不小的压力。此外,由于前一年库存尚未消化,且前期刚刚执行了一项130亿泰铢的胶农补贴计划,泰国今年预计不会再次启动大规模的收储,连续三年出现的收储利好难以兑现。
四、政策利好之下,汽车业现暖冬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1月,我国汽车生产254.42万辆,同比增长17.74%,销售250.88万辆,同比增长20%。其中,乘用车生产223.02万辆,同比增长21.55%,销售219.68万辆,同比增长23.74%。1-11月,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到2182.39万辆和 2178.66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和3.3%,增幅虽不及去年,但明显高于年中。
分析产销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10月初执行的新一轮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政府对1.6排量及以下的乘用车实行购置税减半政策,直接刺激了乘用车销量的井喷,也拉动了汽车业整体的产销数据。对应来说,小排量乘用车配置的半钢胎的需求量有所增长,但是用胶量最大的全钢胎的需求,因商用车产销继续回落而没有太大提振。11月,商用车产量31.4万辆,环比增长8.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销量31.2万辆,环比增长9.6%,比上年同期下降1.1%。总体来说,汽车业年末回暖对橡胶轮胎的需求有一定拉动作用, 但预计难以弥补轮胎业产能过剩的缺口,因此利多持续的时间预计不长。
五、后市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宏观性质的经济政策预期和汇率波动,使得橡胶价格短线走强,而终端需求汽车业也有改善迹象,但橡胶实际供需格局的变化并不大,在大方向上来说,中长线看空思路不变,短线则空单应暂时规避。因沪胶主力1605合约已来到了60日均线附近,这是一个重要的多空分水岭,必然会有严重分歧,使得资金对垒的出现。从12月21日的持仓大增就可一窥,前20位机构分别在1605合约上增加了14078手多单和8364手空单,总持仓则上升至25万手,创合约上市以来新高。故建议短线关注沪胶1605技术性回调后,在5日均线的支撑力度,若突破5日线则顺势空单入场,若再次反弹,则关注10800一线的阻力,等待上方沽空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