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跨境、 跨界机遇 实现期市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5-12-06 23:59:08 | 点击:5135境内交易所高管:

在第11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境内交易所高层论坛上,国内四家期货交易所高管表示,期货市场国际化意义深远,能够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服务于经济转型,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而“一带一路”等建设也为期货市场国际化提供了战略机遇。
期货市场国际化可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联姻
面对跨境这个话题,郑商所理事长张凡表示,对国家已经放开价格管制的品种,交易所要认认真真“接班”,期货市场也就可以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近两年,郑商所品种中的棉花、菜油都取消了临储政策,市场化程度提高,而像电力、天然气等品种市场化定价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作为期货交易所,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敏感性。早几年,郑商所就把眼光投放到相关的品种上,我们也正在组织相关的人力、物力加大对电力、天然气期货的研发力度。”张凡说。
在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看来,国内期货市场有义务为国际市场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价格。“铁矿石期货上市已两年多,有5000多个国内法人客户参与交易,相对来说运作比较成熟,国内的企业和个人也比较熟悉这个合约,这有利于我们推进铁矿石国际化,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
事实上,上期所的国际化进程也早已启动。以境外交割品牌为例,现在已有4个品种、39个境外的交割品牌,品种包括铜、铝、锌、镍,尤其是铜,有12个国家的30个交割品牌。同时,像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生产的符合标准的天然橡胶也可以在上期所交割,符合伦敦金银场认证的20多个黄金品种也都可以在上期所交割。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在‘一带一路’的64个沿线国家和地区能够尽可能地设置我们已经有经验的保税交割仓库,我们也希望和其他交易所合作。”上期所总经理助理党剑表示。
“金融衍生产品应该本着稳妥、有序的态度实现国际化,这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中金所总经理胡政说,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产品的需求特别强烈,“怎么样推出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应用、‘一带一路’战略等的衍生工具,我们还在研究当中,目前中金所已经推出了人民币外汇期货仿真产品”。
胡政认为,衍生产品已经是资产管理中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具,“我们不能只强调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作用,还要强调其低成本、高效率地服务于市场现实需要方面的作用”。
实现期货与各界市场互连互通
不少参会嘉宾对于期货市场和银行、保险的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此,李正强表示,2013年以来,大商所尝试开展“银期”合作,以发挥银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和信贷优势、发挥其在引导产业客户合理参与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服务“三农”模式创新上,推动永安期货与云天化(600096,股吧)合作社合作探索了农民租地收益保障和场外期权模式、推动新湖瑞丰和辽宁义县合作开展了玉米场外期权模式、推动浙商期货在黑龙江嫩江开展了大豆订单保险模式等。
李正强说,今年大商所又推动保险机构与期货公司联手,利用衍生品工具为实体产业开展保险服务,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业务模式。7月份,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和新湖瑞丰合作开发了鸡蛋价格保险试点;8月份,中国人保财险和新湖瑞丰开展了辽宁义县玉米场外期权试点;9月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中国人保财险和美尔雅期货合作共同为湖北蛋鸡养殖企业开展了鸡蛋价格保险服务。通过这些合作试点,逐步探索建立起一个以期货市场为核心的闭环业务模式,即银行为实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实体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价格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以场外期权方式向风险管理公司购买再保险产品、风险管理公司利用期货市场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最终,银行、实体企业、保险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市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实现多方共赢。
张凡也表示,期货公司做一些场外的产品,对于当前没有足够人力来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来说确实是一种福音,未来可以展开更多合作。
对于场内、场外市场互联互通,胡政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举例说,比如汇率衍生产品,欧美市场是在场外发展非常成熟的基础上来发展场内市场的,中国的市场没有经历这个过程。“我们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的时候和OTC衍生品市场协调配合,看能不能找出一些更合适的方法推出外汇类的衍生产品。”
胡政还认为,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金所会加强在汇率衍生产品方面的准备,过去两年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未来在这个基础上要更贴近实体经济的需要开发这个产品。
资本市场“前台”发展离不开“后台”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为什么金融基础设施这一“后台”建设如此重要?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明认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市场的高效稳定运行。金融市场风险随时可能会爆发,一个良好、稳固的金融基础设施,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同时,它还可以服务于监管,这一项现在已经得到了中国高层以及国际上机构的高度重视。
“今年三季度资本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交易所就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把市场交易的规模控制在适当的范围里,我们要研究和总结现在的制度设计有什么可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样市场将来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胡政认为。
目前,沪港通已经运行超一年,表现平稳,这显然也离不开“后台”的设计、管理和运行。周明提到,这次股市异常波动,紧接着汇率也出现了巨幅波动,但“后台”守住了风险底线,沪港通也运行比较平稳。
“下一步,我们还要完善沪港通。内地证券市场的一些基础制度和境外还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我们和港交所以及市场各方在不断研究、完善。系统性风险一定是守得住的。”周明最后还表示,金融市场“后台”建设决定“前台”的发展和未来,决定其能够走多快、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