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评:蝴蝶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5-11-30 00:27:41 | 点击:5153这不算新话题,但蝴蝶效应却常常如影随形。
“调查恶意做空有色金属”的传闻,就像蝴蝶的翅膀,着实煽动了一把冬日行情。只是,次日的行情,并没有延续当日的神勇,沪镍更是一改当日领涨转而次日渐趋收跌。
从中至少说明三点:一是期货市场投资者越发成熟,也足够理性,对产业状况和经济环境都会有一个清晰判断和深刻认识;二是市场的自我净化能力日益增强,多空机制正在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三是包括期货日报在内的新闻媒体及时客观地求证甄别,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冷静思考后,我们还会发现一些问题。
比如,面对突发传言,如果倡议投资者都能理性看待,那未免有些扯了。信息的不对称,很难让大多数投资者从容应付,那么蝴蝶效应难免不会放大,甚至不可控局面的出现也不是不可能。
新闻媒体的及时跟进,虽然很必要,也很重要,但毕竟是一种事件发生后的被动行为。从根本上来说,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或者相关机构,主动予以解释或者厘清,最低限度也应该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积极进行真实明确答对,以正视听。市场的成熟,不仅是市场参与者的事情。
当然,针对虚假传言,相关方面应评估其市场影响,触犯法律法规的应启动责任追溯机制。而对新闻媒体报道来说,未经求证或简单求证的轻率之举,都是行业大忌。
再比如,针对所谓“恶意做空”,也需要谨慎应对。
多空机制不均衡,容易使市场失去自我平衡能力,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市场各方,都要在金融产品的本质上获得统一的认识,才能正确地认识、利用和监管好这个市场。
前期由股指大跌而受到无端责难的期指,正在经受着史上最严管控,而这次所谓“调查恶意做空有色金属”,更让行业人士为之一凛。
有市场人士在微信朋友圈呼吁:“此风不宜助长。期货市场本来就是对冲风险的,生产企业应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开展风险对冲,规避自身风险。一旦亏损就套用‘恶意做空’,实际上是在毁损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包容市场存在特殊参与者,有违三公原则。”
当然,确属“恶意做空”,自然理应及时打击。但是,是否“恶意做空”,应有事实依据,不可妄言。不然,受损的不仅是期货行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