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钢企亏损近三分之二 大宗商品成为重灾区
发布时间:2015-11-03 14:05:35 | 点击:5157A股上市公司2015年三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无论从前三季度来看还是第三季度,酒钢宏兴(600307,股吧)都是当之无愧的亏损王。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市共有458家公司录得亏损,其中20家公司亏损额在10亿元以上,9家来自钢铁行业,6家来自煤炭行业,大宗商品成为前三季亏损的重灾区。四家公司亏损超过20亿元,酒钢宏兴巨亏35.27亿元,重庆钢铁(601005,股吧)亏损32亿元,马钢股份(600808,股吧)亏损25.75亿元,石化油服(600871,股吧)亏损20.6亿元。
这20家公司中,去年全年就已录得亏损的包括韶钢松山(000717,股吧)(去年亏损13.88亿元)、八一钢铁(600581,股吧)(去年亏损20.35亿元)、中华企业(600675,股吧)(去年亏损4.89亿元)、国投新集(601918,股吧)(去年亏损19.69亿元)以及煤气化(000968,股吧)(去年亏损9.95亿元)。
此外,去年的亏损王中国铝业(601600,股吧)(2014年巨亏162.1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亏损9.31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9.59亿元。上述企业如果四季度无法扭转现状,那么明年将会戴上ST的帽子。
而就第三季度来看,单季亏损10亿元以上的公司包括酒钢宏兴、中国远洋(601919,股吧)、武钢股份(600005,股吧)、马钢股份、中海集运(601866,股吧)以及鞍钢股份(000898,股吧)。除了钢铁企业之外,两家航运企业也不幸上榜。
作为“双料亏损王”的酒钢宏兴在季报中表示,前三季度亏损主要受国内经济形势下滑、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材需求长期低迷等影响,导致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西北区域市场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加剧了公司效益的恶化;并受原燃料价格相对平稳、公司地理位置距原料及产品销售市场较远,运输成本较高、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汇兑损失等诸多因素影响。
数据显示,34家上市钢企中,22家前三季度录得亏损。行业龙头宝钢股份(600019,股吧)前三季度表现最佳,实现22.54亿元的盈利,然而宝钢第三季度也难逃亏损厄运,9.2亿元的亏损额度排在上市公司“亏损榜单”的第十位。宝钢股份在分析业绩下滑原因时,同样提到了宏观经济低迷、内需持续不足、钢铁市场深度调整、人民币贬值等因素。
中钢协日前发布的新闻稿称,1-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总额281.22亿元,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中钢协指出,前三季度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大幅下降,虽然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不足以抵消需求侧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
包括钢铁、煤炭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今年都遭遇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黑暗的时期,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消息屡见不鲜,原油、金属铜、铁矿石等,纷纷“中招”。
作为衡量散装原物料运费的标准,BDI指数今年以来不断刷新历史同期新低,散装船运以运输钢材、纸浆、谷物、煤、矿砂、磷矿石、铝矾土等民生物资及工业原料为主。
钢铁、煤炭等商品的市场行情低迷,航运企业的日子也不太好过,除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外,中远航运(600428,股吧)、中海海盛(600896,股吧)以及海峡股份(002320,股吧)第三季度也录得亏损。为了自救,9月份以来,国内外多家航运公司提出下调海运附加费,希望能够以此吸引客户。
展望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依然面临下行压力,大宗商品以及相关行业所要面对的各种内忧外患仍然不会少,宝钢股份预计全年净利润将下降50%至100%(该公司去年盈利57.92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