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中心与德交所集团拟建合资公司
发布时间:2015-10-30 00:24:33 | 点击:5144上证所、 德交所集团、 中金所签署 “中欧所” 三方股东协议
昨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下称外汇交易中心)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下称德交所集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德国建立合资公司(下称外汇交易中心、德交所合资公司),并分别持有50%股权。同日,上证所、德交所集团、中金所就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G,下称中欧所)签署了三方股东协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见证了上述两项协议的签署。
外汇交易中心、德交所合资公司将致力于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参与者交易德交所集团产品,二是德交所集团市场参与者交易中国银行间市场产品,三是在中国境外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利率和汇率产品。
有市场人士表示,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银行间市场将进一步向德国投资者开放。
据了解,中国银行间市场由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是我国金融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市场。目前外汇交易中心为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以及汇率和利率衍生品市场提供交易系统,组织交易,负责一线监测,并经央行授权计算发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外汇交易中心总裁裴传智表示:“外汇交易中心与德交所集团的合作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中欧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开放,更好地满足中欧经济主体的利率和汇率避险需求,推动双边经贸发展,有助于发展欧洲离岸人民币市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德交所集团首席执行官贾伟德(Carsten Kengeter)表示:“基于双方的实力,我们的合资公司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巩固欧洲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并使我们的用户和我们双方共同受益。”
其实,这并非外汇交易中心首次与境外交易所签约设立合资公司。今年9月25日,外汇交易中心曾与芝商所集团签署了类似的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在美国成立一家公司。
上海财大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丁剑平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银行间市场主要涉及资金短期的流动性问题,开展银行间短期资金拆借等业务,外汇交易中心与德交所集团的合作将进一步促进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流动。”
丁剑平解释,在相关合作的基础上,如果国内银行间市场资金出现富余,可以向境外流动;同理,若国内银行间市场资金出现紧缺,也可以经由这些渠道从境外吸收资金,从而形成良好的互联互通机制。
根据上证所、德交所集团、中金所签署的上述协议,上证所、德交所和中金所将按照40%、40%和20%的比例,共同投资2亿元人民币成立中欧所,其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上证所理事长桂敏杰将出任首届监事会主席,贾伟德担任副主席。
中欧所系2015年3月中德首次高级别财金对话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定位于在欧洲打造离岸人民币证券交易与定价中心,满足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投融资需求,打造综合风险管理服务平台,是境内资本市场在境外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中欧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的一项重要成果得到落实。中欧所成立初期将以股票ETF、货币ETF、债券等现货产品为主,待条件成熟时再上市金融衍生品。首批产品将于2015年11月18日在法兰克福挂牌交易。
据参加中欧所筹建工作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其首批产品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就绪,产品数量会在5个以内,均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桂敏杰表示:“中欧所的成立是上证所国际化的一次全新尝试,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标志。随着中国和欧洲经济的日益融合,相信中欧所将为中欧企业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境外投资人对人民币证券产品的投资需求,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金所董事长张慎峰表示:“中欧所的成立,不仅是中德两国金融领域合作的重要成果,而且对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十分荣幸与上证所、德交所携手迈入国际合作崭新旅程,共同将中欧所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易平台。”
贾伟德认为:“中欧所的成立是三家交易所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也为中欧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十分荣幸能够参与其中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举措层出不穷。“这些开放市场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市场对国际市场购买力的认可,是深入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有利举措,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