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市:有波动无趋势
发布时间:2015-09-24 01:05:34 | 点击:5143 生产是一种本能,消费却是需要掂量的。当今社会,经济危机只会来自消费,不会来自生产。消费出现问题,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供应过剩,消化不了,导致经济活动被迫停止;二是分配不公,导致消费没法启动。以上两方面中国目前都存在,且比较严重。产能过剩与分配不公是当前经济困难的核心原因。目前这一现象很难改变,所以经济可能会继续弱势,但经济下行压力又会“逼迫”政府改革。
随着科技发展,供应短缺很难出现,过剩是常态。不仅商品过剩是常态,货币过剩也会是常态。过剩的商品和过剩的货币要寻求平衡,这就是机会所在。阶段性的短缺可以导致爆发性行情出现,也就是说由阶段性短缺引发的行情规模会超过正常的理解范畴,这也是常态。因此,寻找到阶段性短缺机会,就相当于寻找到了爆发性行情。
由宏观因素引发的行情,在各个品种上表现不一,只要宏观不崩溃或者强刺激,宏观主导的商品行情缓慢复杂,而由行业导致的行情,则清晰简单。目前的商品市场,宏观处于模糊的下滑状态,而行业方面,基本上没有很强大的因素出现,这两者叠加在一起,使得商品市场只有波动而无趋势。波动不能带来利润,只会带来损耗,只有趋势才能带来利润。波动本身不是机会,只有趋势才是机会。目前的商品市场,我看不见趋势的存在,只有波动。大部分商品难以出现有价值的机会,比如棉花,在12500元/吨附近,涨跌幅度最多1000元/吨,这样的空间,大资金没法进出。很多品种也是如此。在目前的位置,大跌不容易,大涨也不容易。
到目前为止,股市的改革还仅限于技术层面,虽然证监会系统开始反腐,但整个股市的机制没有任何变化,规则修改太随意,没有长远考虑。但是,不管目前的股市有多大问题,在我看来,政府是第一次如此重视股市。而政府重视就是长远的利好。政府需要重新认识、定位股市,然后进行有利于股市长远发展的制度建设。所以,目前可以密切关注股市。
股市与商品有可能同时见底,大体上这一次应该是股市引领商品,这是一个大局观。目前来看,股市见底的条件是制度性建设到位,商品见底的条件是过剩产能削减,这都需要一个过程。短期来看,商品与股市只有波动,而波动不是机会。
(作者单位:中投天琪期货)
(责任编辑: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