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指数化投资方兴未艾
发布时间:2015-09-23 00:14:38 | 点击:5154 产品规模今年6月底已达8700亿元
近十年间,指数化投资在我国内地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指数型产品已经成为公募基金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为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等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昨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多位与会人士表示,虽然在目前的行情下,指数型产品的创新身处十字路口,但对指数化投资的前景依然看好。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指数型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仅今年上半年就成立了105只,是去年同期的6倍,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的年度记录。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指数型产品已经有433只,资产规模达到87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对于国际资本市场,2015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尽管如此,我们观察到指数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刚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交易所交易型基金产品资产规模已达2.85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仍有6%的增幅。他认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随着市场投资者结构优化带来风险偏好的修正,指数型产品工具属性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在长期投资、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中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证所副总经理徐明也表示看好指数化投资未来发展空间。“指数化投资具有低交易成本、高透明度等特征,具备投资的天然优势。伴随着我国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的入市,指数化投资需求日益旺盛,指数化投资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徐明说。
另一方面,徐明对当前指数化投资的问题也直言不讳:“今年6月中旬以来,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使分级基金市场规模出现了大幅缩水。这些异常充分曝露了指数化投资的问题,显示出指数化投资产品同质化严重,流动性不足,指数化投资宣传和投资者教育缺乏。”
对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指数和指数型产品创新,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增加投入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和强化风险控制,建立健全指数、指数化产品和指数化投资的规章制度,在交易机制、市场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强指数型产品合规风险,保证指数型产品安全运行;进一步加大指数化投资理念宣传及对中小投资者的专业教育。
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李海超建议,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指数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一是努力满足境内外长期资金指数化投资需求;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三是加强安全运维保障和合规风控建设。
李海超说,证监会一直积极支持养老基金、保险资金、QFII、RQFII等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同时也积极引入境外长期资金。“由于指数产品具有分散风险、费用低廉、运作透明、流动性高等诸多优点,海外许多大型养老金很多都采取指数化方式进行股票投资。因此,希望境内基金管理人和指数供应商借鉴海外成熟经验,根据境内外长期基金的资产配置需求,开发适合其投资目标和风控要求的指数化产品。”李海超表示。
近十年间,指数化投资在我国内地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指数型产品已经成为公募基金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为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等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昨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多位与会人士表示,虽然在目前的行情下,指数型产品的创新身处十字路口,但对指数化投资的前景依然看好。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指数型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仅今年上半年就成立了105只,是去年同期的6倍,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的年度记录。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指数型产品已经有433只,资产规模达到87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对于国际资本市场,2015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尽管如此,我们观察到指数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刚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交易所交易型基金产品资产规模已达2.85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仍有6%的增幅。他认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随着市场投资者结构优化带来风险偏好的修正,指数型产品工具属性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在长期投资、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中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证所副总经理徐明也表示看好指数化投资未来发展空间。“指数化投资具有低交易成本、高透明度等特征,具备投资的天然优势。伴随着我国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的入市,指数化投资需求日益旺盛,指数化投资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徐明说。
另一方面,徐明对当前指数化投资的问题也直言不讳:“今年6月中旬以来,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使分级基金市场规模出现了大幅缩水。这些异常充分曝露了指数化投资的问题,显示出指数化投资产品同质化严重,流动性不足,指数化投资宣传和投资者教育缺乏。”
对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指数和指数型产品创新,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增加投入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和强化风险控制,建立健全指数、指数化产品和指数化投资的规章制度,在交易机制、市场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强指数型产品合规风险,保证指数型产品安全运行;进一步加大指数化投资理念宣传及对中小投资者的专业教育。
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李海超建议,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指数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一是努力满足境内外长期资金指数化投资需求;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三是加强安全运维保障和合规风控建设。
李海超说,证监会一直积极支持养老基金、保险资金、QFII、RQFII等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同时也积极引入境外长期资金。“由于指数产品具有分散风险、费用低廉、运作透明、流动性高等诸多优点,海外许多大型养老金很多都采取指数化方式进行股票投资。因此,希望境内基金管理人和指数供应商借鉴海外成熟经验,根据境内外长期基金的资产配置需求,开发适合其投资目标和风控要求的指数化产品。”李海超表示。
李海超同时提醒,在指数生产、运行环节,要建设指数资源安全维护和保障机制,保证指数能够客观、安全、准确、高效运行,为指数化投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在指数化投资环节,要进一步加强指数产品、合规风控、信息系统建设,防范操作风险和低级错误,建立风险处置预案,保证指数投资安全运行。
(责任编辑: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