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延期 暂避商品市场偏空不利局面
发布时间:2015-09-21 11:01:49 | 点击:5198事件背景:
美东时间周四下午2点,美联储9月FOMC会议声明维持利率不变,称经济温和扩张,就业稳固增长,失业率下降。近期全球经济和金融局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活动,或给短期通胀率造成进一步的下行压力。美联储继续关注海外经济和金融局势以及通胀的发展。
宏观解读:
1. 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正如我们之前分析,美国劳动力市场改善明显,而此次美联储9月会议申明中也明确表示: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就业稳固增长,失业率下降。总体来说,劳动力市场的指标显示(删除了7月原文:“一系列”指标显示),劳动力资源利用不足的状况自年初以来已有所减少。从美国ADP就业人数环比来看,三季度就业人数环比增速放缓;从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的趋势来看,申请失业金人数稳步降低。因此,就业情况稳中向好,并非阻碍美联储此次加息的原因。我们预计美国第四季度就业情况将持续向好。
美国ADP就业人数环比
(Wind资讯,西南期货研发中心)
美国当周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
(Wind资讯,西南期货研发中心)
2. 通胀持续低于美联储长期水平。目标在此次会议申明中称:通胀较低部分反映了能源价格以及非能源进口价格下降(删除了7月原文:部分反映了“较早时候”的能源价格以及非能源进口价格的下降)。基于市场的通胀指标趋向更低位(7月原文基于市场的通胀指标仍处于低位),基于调查的更长期通胀预期仍保持稳定。从下图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指数(PCE)来观察通胀。我们可以看出核心PCE当月同比在今年一直处于低位,距离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差距较大。
美国通胀低于目标值,与全球经济低迷,通缩明显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前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让全球资本市场惶恐不已。除此之外,中国经济疲软、需求放缓也增加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
美国PCE指数当月同比
(Wind资讯,西南期货研发中心)
3. 中国的影响力不可忽视。耶伦在FOMC会后的新闻发布会表示:“全球审视了全球重要区域的所有重要发展变化,但是我们特别关注中国和新兴市场。”中国近期股市在8月11日的大跌、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而引起的人民币大幅贬值,亚洲新兴市场随即而来的货币贬值,以及紧接着的全球金融市场风暴。因此,全球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震荡,是美联储考虑加息时点的一个重要因素。归根究底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疲软的现状让人担忧。尽管今年已经实施了五次降息并推出了财政刺激政策,但中国经济仍然朝着近二十五年来最低的增速奔去。
加息时点再判断:
下一次加息时点可能为今年12月底。
由于9月份美联储仍未加息,市场上对于下一个有可能宣布加息的时点各有见解。我们可以从9月份的点阵图来观察美联储官员对于下一次加息时点的预测。相较上一次预测,9月点阵图更偏鸽派,2015年底FOMC成员对利率的预期中值是保持在0.25%到0.5%之间,这说明大多数官员认为年底可能加一次息。而在6月的预测中,中值为0.5%到0.75%。且此次预期的一个明显异常之处在于:有史以来首次,有一位决策者认为美国至少在2016年底需要转而实行负利率,以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胀目标。
9月份美联储加息预测点阵图
(华尔街见闻,西南期货研发中心)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短期内资本外流压力将减轻,有利于在短期内稳定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影响偏负面,因美国现经济需求仍未明显扩张,对于拉动出口影响有限。下文将详解对各类资产的后期影响。
1. 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市方面,美联储加息表明美国经济形势转好,在目前全球经济状况颓废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担心资本外流,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将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对于中国来说,情况有些特殊。中国股市的资金开放性有待提高,因此加息带来的国际热钱流出等直接影响可能不强,更大的恐怕是间接影响,即投资信心的考量。中国股市近期遭遇大幅回调,股市保证金流失严重,加上监管出台的“史上最严”交易监管措施,期货市场交易量已经不足巅峰时期的1%,美联储加息带来心理层面的影响比消息本身的杀伤力更大。
2. 对商品市场的影响:
商品方面,在量化宽松和加息的双重刺激下,作为通用货币的美元有升值预期,导致全球商品成本普遍升高,因此不利于商品现货需求,对商品期货市场也是偏弱影响。新兴市场在经济不稳的情况下加速货币贬值,更是加速资金向美国出流。大体上看,美联储加息是不利于中国商品市场。
3. 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a. 美元指数上行空间仍存 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
美元指数从9月起就一直受到市场对美联储暂缓加息的预期影响,持续回落。美国东部时间周四(9月17日)下午两点,随着美联储9月FOMC利率决议公布,受暂不加息消息影响,美元指数大幅跳水,3小时内从95.3051大幅下跌0.8831至94.4207,跌幅接近1%。9月18日,在最低下探至94.0589后,大幅回升,最终收报95.1591。尽管美联储9月并未进行加息,但年内加息的预期仍然较强,因此美元指数下行空间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认为美元指数将逐步回升。
美元指数
(Wind资讯,西南期货研发中心)
8月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离岸即期汇率大幅飙升,从6.2212大幅上涨2882个基点至6.51,涨幅高达4.63%,随后有所回落,截止9月18日,美元兑人民币离岸即期汇率收报6.3857。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人民币汇率价差在8月中旬也曾大幅飙升,近期同样有所回落。截止9月18日,美元兑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收报6.3643。我们认为,后续人民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加息预期的增强小幅贬值,但就算美联储在今年四季度真的进行了加息,人民币进一步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基本为零。目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已基本释放完毕,后续加息动作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小。
离岸 vs. 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
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 vs. 中间价
(Wind资讯,西南期货研发中心)
b. 央行维稳意图强烈 短期流动性无忧
从最新公布的8月外汇占款数据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资金外流趋势明显。8月数据显示,8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环比下降7238.36亿元,至2818744.44亿元,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单月降幅创史上最高纪录。据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国8月末人民币外汇占款26.1万亿元,较上月下降3183.51亿元。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创历史最大单月降幅。面对外汇占款的快速下降,央行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进行对冲。从日常的公开市场操作,到创新金融工具SLO、MLF等的投放,再到降准降息均反映出我国央行对于资本外流对冲意愿的坚决。从SHIBOR利率近期走势我们也可以看出,除隔夜利率在8月有所上行外,其余短期利率均未受到明显影响,说明我国市场短期流动性仍然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
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
(Wind资讯,西南期货研发中心)
公开市场操作
SHIBOR利率
(Wind资讯,西南期货研发中心)
结论:根据市场判断,美联储首次加息的时点有可能往后顺延至为今年12月。美国通胀水平仍低于目标值、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近期的不稳定性,为美联储此次不加息的主要促成原因。
如今加息被延期,暂时避免了股市和商品市场偏空的不利局面。然而美联储主席并不排除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该来的还是会到来的。然而,我们仍需看到,加息预期已经很早形成共识,市场已经提前做出反应,目前的市场回调可以认为是消化加息带来的影响。因此,后市加息消息对中国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低于预期。
对于资本流动性,我们认为9月外汇占款在原本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下环比仍将出现较大降幅,相信央行将采取行动予以果断对冲。外汇占款这种超预期的提前反应,使得美联储未来真正加息时对于中国流动性的冲击将大幅削减,有利于我国经济未来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