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市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助力
发布时间:2015-09-17 03:05:47 | 点击:5158今年以来,在基本面总体偏弱及周边金融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运行稳定。近日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期间,国内期货界与会代表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货运行稳健,有效抵御了市场外部冲击,较好地发挥了自身功能,为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普遍处于下行态势。其中,煤焦矿黑色系等工业品整体运行稳定。如铁矿石期货9月合约价格从年初到6月底的跌幅为17%,这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基本面情况,未出现因市场自身运行问题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下半年,国内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同时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引发部分投资者对后市的悲观情绪,这些悲观情绪曾短暂传导至国内期货市场。在此情况下,各期货交易所加强了市场监控,严防风险。特别是在铁矿石期货品种上,在出现连续三个跌停板行情时,交易所依据市场规律科学监管,妥善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防范化解了风险,稳定了市场运行。
具体来看,6月中旬至7月初,半月时间内铁矿石、焦炭、螺纹钢和铜的主力合约期价就分别下跌了约22%、9%、17%和10%。其中,铁矿石期货1509合约更是在7月6日、7月7日和7月8日出现连续三天跌停,三日跌幅达到14%。
在这一形势下,大商所综合考虑,采取了市场化的提高保证金水平、扩大涨跌停板等风险防控措施。7月8日夜盘期间,铁矿石期货价格在套利、套保买盘推动下率先反弹,市场单边大幅波动风险得以化解。由于铁矿石在大宗商品期货中具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上涨行情也带动了其他大宗商品止跌回稳,并为国内股市次日的反弹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后大宗商品期货经历近一个月的反弹,近期小幅调整,运行稳健。
分析认为,7月前后大宗商品市场的短期波动,也对市场稳定性以及监管机构的反应能力提供了一次“压力测试”。从铁矿石期货市场科学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可以看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稳健运行有其自身内在原因。
首先,期货市场实行实物交割,其价格形成机制保障了期现价格紧密联动,不会出现偏离基本面的行情。夜盘交易使国内市场能够快速消化国际市场影响因素,也促进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其次,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规则体系较为健全,风控制度严密,能够以自身运行机制有效吸收化解外部短时间冲击。最后,“五位一体”监管体系有利于发挥监管合力,使监管层在全面深入了解市场变化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监管措施。另外,我国期货市场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狠抓投资者教育工作,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参与者风险意识相对较强。
市场人士还表示,期货市场在稳定大宗商品市场运行、熨平现货价格波动及规避经营风险方面作用独特。当前形势下,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运行开始走向成熟,市场投资者尤其是实体企业对于利用期市管理风险策略的丰富性、精准度以及低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单一的期货工具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及早推出期货期权、丰富衍生品市场工具、增加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的渠道已成当务之急。在期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套保效果不能很好实现时,期货期权还可以使投资者有更多选择。此外,期权买方风险易于控制、操作成本更低,更利于中小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