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投期货 金融及衍生品交易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软件下载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财经新闻 > 文章

察言观市:棉市未见真正“暖阳”

发布时间:2015-09-07 01:35:06 | 点击:5215

  上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在事先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突然下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1000个基点,至6.2298,幅度之深不仅创下1994年人民币官方与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同时也使人民币汇率跌至2013年4月25日来新低。一石激起千层浪。货币主动性贬值通常被传统经济学家视为改善一国出口行业的“救命稻草”。

  多年以来,棉纺行业有个误导投资者的伪命题,大意是: 货币贬值有利于下游纺织服装业出口,会带动出口订单量增大,继而增加棉花和棉纱的使用量。随着需求预期的提升,棉花和棉纱的价格将上涨,从而使整个产业链欣欣向荣。这剂“迷魂汤”确实灌晕了很多学院派的脑袋。笔者却认为,放眼当下,已然不是这么一回事。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提高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呵呵!其实你想多了。”这是国内一家纺织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在与笔者的交谈中说的一句原话。中国的纺织品定位在中低端层级,跟别的国家竞争只有价格优势而没有其他核心技术优势,因此长久以来,国内的纺织行业不但利润极低,而且还成了“血汗工厂”的代名词。据了解,这家企业在上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后没几天,便接到外商发来的邮件,要求下一批订单降价2%,不同意的话就将订单给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企业只能被迫接受外商的要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缺失技术优势,单靠价格比拼的背景下,我们只能在‘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恶性循环中残喘。”上述纺织企业负责人发出感叹。人民币贬值的好处实质上被外商给拿走了,中国纺织企业还是享受不到任何好处,仍需要埋头苦干,挣着那微薄的血汗钱。

  除了纺织成品端利润难以提升外,进口原料端也是雪上加霜,进口棉纱付汇成本要大大增加。目前,纺织企业采取随用随买的策略,库存货并不多,多数订单还在清关和海上,人民币汇率贬值令企业采购成本上升,令行业利润进一步收敛,从而变相削弱对棉花、棉纱的需求量,不利于其价格走高。

  这种一夜之间的突然贬值看似在短期内对棉花、棉纱的报价有支撑作用,但是长期来看,实则对出口商没有任何好处,即使有所谓的好处,也是昙花一现。因为一个单靠简单模仿而忽视产品研发,只有廉价劳动力和初级资源的产业,是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回报的。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津投期货 期货聚宝盆 津投期货 互联网云开户
联系我们
全国客服热线 400-692-6868

公司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59号国际经济贸易中心A座901、905-910
公司网址:www.jtqh.com
夜盘应急报单电话:022-58778345
夜盘应急技术指导:022-58778336
邮政编码:300203
电子邮箱:jtqh#jtqh.com(替换#为@)